当前位置:
首页 > 县情 > 民风民俗

除夕 年夜饭从敬老开始

发布日期:2024-08-08 09:03

三十晚上农历除夕这一餐,中国人十分重视,十分讲究,一般是为家庭团聚而设,目前又大多以小家庭团聚为主。在许多地方,这一餐,是绝对不邀请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参加的,同时也绝对不上别人家里去吃。图的就是这个小家庭的团团圆圆。就是要享受一下这种父父子子、夫夫妻妻的天伦之乐。

      然而在关中西府许多地方,这似乎只是用来享受小家庭团聚幸福欢愉的除夕一餐,却同时扩而大之,也享受着同族人大家庭的团聚之乐,甚至还享受着好朋友、好同事的团聚之乐。那情形是这样的:

      腊月三十早起,大多是吃面条,多半是宽面,即使主要吃细面条,也必定有一碗宽面,叫做“宽心面”。意思是说,来年的日子是会过得舒心如意的,可以放宽心。中午一般吃蒸馍和肉菜,这时还忙着杀猪煮肉做豆腐,不能坐下来享受美餐。可晚间就不同了,无论哪家,无论什么人,都会完全地进入过年的境界,不会也不用再操心劳累了,这就需要一餐非常之隆重的除夕夜的团圆饭。

    这非常之隆重的除夕夜的团圆饭,在关中西府,是从向同族中最年长也最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敬酒开始的。一般都端着一盘菜登门敬酒,有的同时带一壶酒。这菜有讲究,传统是凉菜,荤菜,就叫做“盘子”。先将煮熟的绿豆黄豆、红萝卜丁、榨菜等放入一个盘子,作为垫底,上边盖着肘花、冻肉,都切片,撒些葱丝、蒜苖和豆芽。那垫底叫做“野鸡爪子”,上边的叫做“凉肘花”。煮豆子要又熟又脆,须先泡后煮。小家庭的年夜饭也少不了这么一个凉菜,所以,西府许多地方又把除夕的这一餐叫做“吃盘子”。所以,西府小孩子在过年时会跳起来喊叫:“吃盘子了!吃盘子了!”

    可盘子首先是给老一辈吃的。晚辈给长辈送去的盘子,陪坐时吃不完,走时只能拿了空盘子回去。走了最年长的一处,还需走另外的长辈处,就须再端一盘子凉菜。譬如兄弟三人,分为三家,若是父母已经去世,那老二、老三便须去老大家坐坐,端上盘子。也可以由侄儿们给伯父端上盘子敬一杯酒。一般是男性出门敬酒。年纪大的,辈分高的,一般不出门,坐在家里接待客人就是了。也摆了几个盘子的凉菜和热菜,准备了酒水。弟弟、侄儿、孙子们一批接一批地来,他便一批批地陪了吃几口菜,喝几杯酒,当然更重要的是陪了说话,叙叙令人难忘的往事,叙叙令人难舍的亲情。对晚辈,还需给一点压岁钱。原来这端盘子串门的过程也是一种拜年。西府人拜年不在大年初一早晨,在腊月三十晚间。

    当然,小家庭的团圆仍然十分重要,若是父母健在,而又兄弟分家,这时候,便须端了盘子到父母所在的家中来,向父母拜年,有的地方先去长辈处拜年,再由小家庭团聚。也有的穿插进行。总之,热热闹闹的一个除夕之夜。

    近年来,这风俗有新发展。邻里间相好的人们,也端了盘子串门子。譬如那一同外出打工的,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情,就想着要会一会,坐一坐,吃个盘子,说说话。还有,若是那村子工作搞得不错,又有企业,干部们也会端了盘子,来到村委会办公室,企业办公室,相互拜个年,吃点菜,喝杯酒,说说话儿。先前多半端的是凉菜,如今也端热菜,还不止一个,于是几个人的聚会便有一桌丰盛的酒菜。然而有一点也是清楚的:若是关系不好,或那人名声不好,便不会去走动。所以,这一宵,端着盘子来走动的越多,大半说明这人在村里是年高望重,或者年纪虽不甚大,却颇有威望。端盘子也是人际关系如何的一个考验。

    这风俗不只在乡村,县城也还保留着。不过,城里人一般是就近拜年,同一栋楼房,同一个院落,又同一个机关,便也端了盘子走一走。不一定非由年纪小的给年纪大的拜年,不一定在同族中走动。

    除夕夜端了盘子相互拜年,由晚辈给长辈敬酒,这或许是关中西府特有的一种风俗。一般认为,大概由于这里是周人故乡,宋以后又比较封闭,所以保留了古老的礼仪包括尊重长辈的礼仪。如果不是出于搞什么小圈子的需要,当然也不是这样,那就不妨认为,这样的风俗没有什么不好的,至少是一种尊老敬老的风俗。至于新近发展的朋友间的端盘子相互拜年,便也应该给以肯定。人们形容说:除夕夜,西府乡村,人们端了盘子在亲友间走动,相互说声“过年好”!简直就是一派祥和的盛世景象。


信息来源: 扶风县人民政府
打印 关闭
上一篇:“四时八节”风俗
下一篇:盟誓礼 强调诚信是一件大事

版权所有: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中国)专享会|首页欢迎您 陕ICP备1200270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40002

陕公安网备61032402000143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版权所有: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中国)专享会|首页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