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
本县社会交往从古至今一般互称“先生”,今改称“同志”,技、艺行道称“师傅”;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系统称“老师”。农村称呼古今变化不大。
1.长辈称呼。对曾祖父母称“老爷、老婆”或称“爸爸爷、爸爸婆”;祖父母称“爷、婆”,外祖父母称舅家(yǎ)爷、舅家(yǎ)婆;父亲称“爹或伯、爸”,杏林、揉谷等地称“大”(diá);母亲称“妈、娘(niá)”。将岳父称“姨父”,有的同父亲一样称呼;岳母称“姨”,亦有同母亲一样称呼的。
2.父方亲属称呼。对伯父称“伯”,按排行沿称“大伯、二伯、三伯……”;对伯母称“老妈或大妈、二妈、三妈…”;对叔父称“爸”或“爸爸、大爸、二爸、三爸……”;对叔母称“娘”(nia)或“新娘(nia)、二娘、三娘……”,杏林、揉谷、召公等地部分村庄称“婶子、大婶、二婶、三婶……”。
女性不论本人年龄大小,均依附丈夫排行。
对姑母称“姑”,对姑丈称“姑父”。
3.母方亲属称呼。舅母称“妗子”,也有称“妈”,舅父称“舅”,姨母称“姨”,姨父称呼不变。
4.平辈称呼(包括亲戚)。兄称“哥”,弟称“兄弟”,姐姐称“姐”,姐丈称“姐夫”;对嫂称“嫂子”。城镇有少数人对嫂称“姐”,对姐夫称“哥”。
5.妻方亲属称呼。对其伯父、叔父均称“姨父”,对其伯母、叔母称“姨”。其兄、嫂、姐、弟等的称呼和其他平辈称呼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