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情 > 民风民俗

红白喜事与蒸花馍

发布日期:2024-08-08 08:35

   扶风民间,每遇红白事,总要蒸花馍以助兴或悼念。这些花馍有老虎馍、狮子馍、石榴馍、寿桃馍、枣山馍、银子锞馍等等。
   这蒸花馍原来也是十分讲究的,不是随便想蒸什么就蒸什么。遇什么事蒸什么馍,这是不许乱来的。
   老虎馍、狮子馍一般用于丧事。用它来纪念逝去的亲人,是表示死者生前有一股虎气、威气,以期望他的威气长存。公鸡馍,是指这公鸡会报晓叫鸣,死去的亲人在阴曹地府听到公鸡的啼叫,就会感到光明,省得他们成天在地府下昏昏暗暗的。给亡人蒸公鸡馍,就图的是这个吉利。这当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它却寄托了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亲人的纪念之情和期望他们安息于地下的心意。
   石榴馍则用于结婚,是希望新婚夫妇生活幸福、甜蜜,犹如吃甜石榴一样。寿桃馍用于给老人过生日,大概是根据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而来的吧。枣山馍用于祭灶,是希望饭食美味可口、香甜如枣、丰盛如山。银子锞馍是用于除夕和新年,这表示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招财进宝、发家致富。
   这蒸花馍,可不是一般农妇能干的家务,下边以蒸公鸡馍为例,可看出扶风妇女的聪明智慧和心灵手巧。
   先说揉面。她们揉得那么认真,身子随着揉面的胳膊前俯后仰,就好像在练习什么拳法似的。先把一大块面团大概地揉一下,然后把它切成小面块细细地搓着、揉着。面块在她们手下翻前滚后,不一会儿就成条状了,这就又把它折在一起再搓再揉。如此这般地反复几次,最后面越来越细、越来越白、越来越光。面揉到了以后,还要分出一部分,将红、黄、蓝、黑、绿等色彩掺入面内,再分头揉成各色的面团,以备后用。
   接着从红色的面团上掐下一块揉了后,便把它用手压成两个扇形的厚面片。然后再用剪子分头剪几下,用木梳在上面压下一层一层梳刺的痕迹。这便是公鸡的两个翅膀。接下来又开始做鸡头了。能手们用红色的面团塑成了鸡的冠子,用黑色的面粒揉成鸡的两个眼睛,用黄的面块捏成了一个鸡嘴。然后再把这些东西拼在一起,一个活灵活现的鸡头便做好了。接着又揉一团绿色的面,用它捏成了鸡的尾巴。这鸡尾巴的做法和鸡翅膀的做法大致相同,也是用剪子把面片剪成相互联结的条状,然后再用木梳压那一层一层的痕迹,那痕迹就是鸡毛。鸡的身子比较好做,因为头、翅膀、尾巴这些东西向身子上一装饰,它就是再丑、再难看也显示不出来了。最后做的是鸡腿。女能手们把那圆柱形的面条弯出一节,再用刃片刀子在这弯出的一节上一刻一划,鸡爪子便成了。
   下来便是打扮花馍。就是把那些头、翅、尾、脚之类一一地用小竹钎插在鸡的身子上。
   打扮花馍也得讲点技巧。技巧纯熟,那些零碎东西才能安插得恰到好处,使花馍的造型生动、逼真。女能手们经常打扮花馍,一会儿工夫,她们就把花馍打扮好了。人们果然看到了一个活泼、鲜亮的大公鸡。
   扶风妇女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为人们制作了一件又一件馈赠亲人、纪念祖先的礼品。这种礼品虽然比不上城市的食品店里出售的寿糕之类昂贵,但她体现了民风民俗,展现了生活情趣,寄寓着人们丰富深挚的情感,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品。

信息来源: 扶风县人民政府
打印 关闭
上一篇:扶风县丧葬风俗一
下一篇:冠礼 从今起做个有担当的人

版权所有: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中国)专享会|首页欢迎您 陕ICP备1200270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40002

陕公安网备61032402000143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版权所有: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中国)专享会|首页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