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扶风县农业农村局现汇报如下:
一、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
(一)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今年以来,坚持“疏堵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以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为重点,大力推广小麦机收留高茬、小麦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玉米硬茬播种等系列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配套技术,同时加大农机补贴力度,鼓励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备秸秆粉碎还田或捡拾打捆设备,促进秸秆应收尽收。为全县8个镇街116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配备116台枝条切碎机和铡草机(农作物秸秆处理粉碎机)及配套设施。2024年,全县投入秸秆综合用利用机械数量3075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267台,玉米联合收割机595台,秸秆粉碎还田机263台,秸秆捡拾打捆机64台,小麦宽幅沟播机145台,玉米免耕播种机653台等,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作业,实现小麦秸秆还田面积36.6万亩,捡拾面积1.89万亩;玉米硬茬播种24.27万亩,玉米机收23.90万亩,秸秆产生量31.89万吨,可收集量26.42万吨,秸秆利用量25.64万吨,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7%。
(二)强力推进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一是制定印发《扶风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扶风县畜禽粪污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要点的通知》《关于规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十大主推技术通知》等文件,发放《畜禽养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知书》350余份,提高广大养殖户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积极性和环保认知度。二是加大技术干部和养殖主体培训服务力度,组织开展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三是深入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组织镇(街)兽医站对辖区内养殖场(户)开展粪污资源利用指导服务。指导规模以上养殖场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并按要求期限报县生态环境局备案。四是防疫包抓人员定期深入养殖场一线,进行现场指导,要求规模养殖场建立完善粪污处理台账,及时填写粪污产生、利用等相关信息,保证台账的准确性、完整性。五是结合我县粮食、果品产业发展现状,推行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对小型养殖企业场户推荐实施雨污分流堆积发酵腐熟还田利用模式,大中型养殖企业推荐利用固液分离设施、沼气池、污水处理系统、生产有机肥等形式达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效果,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从根本上治理养殖污染。
(三)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使用。2024年我县农药实际总用量(折百量)为67.67吨,较2023年的67.74吨减少0.08吨,下降比率0.12%,实现了农药使用量持续负增长,用药品种结构也更加合理,高残留农药使用率明显减少,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一是在全县设立8个粮食病虫监测点和5个果树病虫监测点,在生产季节每周开展系统监测调查,关键时节组织开展大面积普查,及时准确掌握全县病虫发生动态,为科学防治、精准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做好病虫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科学制定各时期病虫防治技术方案和技术意见,优化用药组合,指导群众精准用药、适时用药和科学用药,严把用药量上下限和农药安全间隔期,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盲目用药和过量用药。三是优化用药用肥结构,减少农药污染。大力倡导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减少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农药使用结构更趋合理。同时全面倡导对防治环节产生的农药废弃包装物进行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减少了农药包装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的巡查,严禁在水源地、河流、鱼塘和蜜源植物附近施药配药,避免因病虫防治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四是积极争取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项目和减灾救灾项目,建立小麦、玉米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1万亩,采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专业化防治组织利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器械开展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1万亩,玉米灌浆期“一喷多促”5000亩,发放小麦穗期高效低毒防治药剂1万亩、拌种剂1万亩,除草剂1万亩,玉米田除草剂和杀虫剂各2.8万亩,有效示范带动全县病虫防治工作,减少了用药量和防治成本,提高了用药技术水平和防治效果,提升了农药利用率,减轻了环境污染。2024年我县小麦、玉米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分别达到57.1%和56.41%。五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和《农药安全使用手册》、网络媒体、手机微信、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提高群众的防治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2024年共举办农药安全知识培训班2期,发放明白纸350多份、《农药安全使用手册》400多册,发布手机微信信息50多条,播放电视专题片3期。
(四)扎实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一是各镇(街)根据本辖区农膜覆盖种植的重点村组,筛选出能够协调、组织农膜回收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确定为回收站,目前全县共建立17个回收站,及时督促已建立的回收站积极发挥作用,对所辖区域内废旧农膜进行全面回收,确保群众捡拾的废旧农膜有处可交。二是开展废旧农膜清理回收行动,各镇(街)以村为单位,坚持全面覆盖,应捡尽捡的原则,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力量,开展废旧农膜回收整治活动。对辖区内残留废旧农膜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并对主干道路沿线、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开展废旧农膜集中捡拾。三是严格执行0.01mm以上的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制度,组织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县农技中心、县农机中心等联合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加大市场整治力度,规范农膜销售行为,杜绝不合格农膜走进田间地头,以提高农膜回收再利用率。四是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相关股室为成员的工作督查小组,在集中清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分组对各镇(街)清理不彻底、落实不到位的区域和存在焚烧、掩埋、乱弃废旧农膜等行为进行督导检查,积极督促各镇(街)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工作。
(五)积极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一是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在全县所有农资门店中确定183家回收点,为回收点配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183个,同时加强对收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妥善贮存,不得擅自倾倒、堆放、遗撒,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集中回收。二是建立集中回收站,各回收点将收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转运到集中回收站,进行集中处置,同时运输过程中要防雨、防渗漏、防遗撒,不得丢弃、遗撒农药包装废弃物。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回收明白纸及组织宣讲等方式,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宣传和教育,发动广大群众集中捡拾清理,切实提高群众对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危害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农业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六)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抓好“擂台赛”。2024年,创新实施“每月调度、两月打擂、半年总结、全年争优”人居环境“红黑榜”等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县镇两级开展擂台赛20余期,发布“红黑榜”150期,发放奖励资金40余万元。二是抓好村庄清洁行动。通过“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工作模式,开展村庄清洁四季攻坚行动,坚持以点带面抓示范、因地制宜创特色、辐射带动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对各村巷道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重点整治,截至目前,共清理生活垃圾19383.48吨,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99165人次。三是抓好厕所革命。农村厕所后期管护示范县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召开2024年农村户厕改造技术培训会,制定下发《扶风县2024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2500座任务在全县6个镇(街)10个村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截止目前,已完成改建1500座。四是抓好示范创建,围绕“千万工程”示范村和重点村创建标准积极申报“千万工程”市级重点村10个,“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4个,开创了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局面。
二、存在问题
(一)群众农业生态环境环保意识不强。群众对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不强,导致群众对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治理参与度不高。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治理面广、难度大,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致使治理得不到有效保障。镇(街)、村没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量薄弱,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实施减肥减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减量使用,通过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等绿色防控,实现农药减量使用,减少农业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
(二)持续开展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提升、休耕、水肥一体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绿色高质高效适用技术示范、深翻耕机耕机耙机播、退化耕地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
(三)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加强养殖场在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制度,督促养殖场落实“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清污分离等清洁生产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四)稳步推进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对秸秆、废旧农膜和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和农业废弃物乱丢、乱倒,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扶风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6日
版权所有: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中国)专享会|首页欢迎您 陕ICP备1200270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40002
陕公安网备61032402000143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