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

发布时间: 2025-02-20 14:10:00


扶风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

202528日在扶风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扶风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扶风县2024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主要工作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十九届人大次会议各项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力以赴强保障、惠民生、防风险,全县社会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4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821万元,占调整预算31800万元的100.1%,同比增长5.8%,增加1755万元;剔除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因素,同口径增长21.5%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税收收入15905万元,下降8.6%减少1490万元;其中:增值税6230万元,下降21.3%;企业所得税839万元,下降35.5%;个人所得税221万元,下降40.3%;资源税470万元,下降64.6%;城建税998万元,增长0.3%;房产税1178万元,下降10.4%;印花税766万元,增长17.5%;城镇土地使用税1260万元,增长9.8%;土地增值税418万元增长770.8%;车船税905万元,下降3.7%;耕地占用税1305万元,增长100%;契税1260万元,下降34.5%;环境保护税55万元,下降32.1%。

非税收入15916万元,增长25.6%增加3245万元主要是:专项收入1549万元,增长51.6%;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178万元,增长63.1%;罚没收入3934万元,增长96%;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3564万元,下降22.4%;政府住房基金收入691万元,下降45.2%。

2024全县财政支出完成266381万元,减少6216万元,同比下降2.3%。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77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230万元,教育支出6910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49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71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09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836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64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4943万元,农林水支出4836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7304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447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53万元,金融支出13万元,自然资源气象等支出151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188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0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237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44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0万元,其他支出31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88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95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329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78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278万元。

2024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0850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14966万元,农林水支出168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351万元,专项债券支出418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066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94万元其他支出405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完成12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完成75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基金保险缴费收入6457万元,利息收入1703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0436万元,其他收入824万元,转移收入133万元,集体补助收入12万元,委托投资收益-119万元,当年收入合计29446万元。

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2504万元,转移支出83万元,其他支出3万元,当年支出合计22590万元。

当年收支结余6856万元,累计结余83090万元。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基金保险缴费收入1426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8725万元,利息收入33万元,转移收入543万元,上年结余1172万元,收入合计34734万元。

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3692万元。

当年结余1042万元。

(五)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县政府债务总限额为25.0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6.6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8.43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底,限额内全县政府债务余额23.6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54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8.13亿元,均未超过省上下达限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六)“三保”支出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三保”支出预算调整数为155201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63489万元,保工资87428万元,保运转4284万元。截至年底,全县“三保”实际支出完成151624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60700万元,保工资86951万元,保运转3973万元。“三保”预算执行率98%,“三保”支出得到全力保障。

目前,全县财政收支正在核实清理,待决算会审结束后,再专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

(七)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1.强化征管举措,稳固财政收入根基

财政部门主动联合税务等多部门,构建全方位税源监控网络,对重点税源企业实施精准动态追踪与深度剖析,同时大力开展税收专项稽查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各类偷逃骗税行径,确保税收颗粒归仓。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积极盘活国有资产、资源,深度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能,及时弥补税收短收。全年财政收入在经济下行、疫情影响多年后达到3.18亿元,比年初预期目标2.85亿元增长11.6%,增速、增幅均进入全市第一方阵。收入高速增长激发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2.加大资金争取,做大财政可用财力

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多次赴省市对接工作,汇报我县财政困难,取得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全年争取中省市财政资金29.5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8.5亿元,同比增长2%。抢抓中央出台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机遇,争取新增债券资金10.02亿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0.9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4.18亿元,专项置换债券4.89亿元,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财力保障。

3.优化支出布局,筑牢重点保障防线

秉持节俭理念,将一般性支出压缩至最低限度,对“三公”经费实行严格管控,将有限财力向民生关键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支出22.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6%;全年“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1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8%;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灾害防治等支出持续增长;拨付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污染防治、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近6亿元,助力重大项目攻坚、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战略落地,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4.深化财政革新,激活管理效能提升

全力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迈向纵深,精细打磨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全流程闭环,促使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全面贯彻预算绩效管理战略,全生命周期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全年对17个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审,送审金额1.2亿元,审定金额1.1亿元,审减率8.3%;对8个项目开展事中监控,涉及金额0.3亿元;对19个项目开展事后绩效评价,涉及金额0.5亿元。深度挂钩评价结果与预算资源分配,切实强化部门绩效责任意识,最大化释放资金使用效益。在政府债务治理层面,严守债务规模红线,通过债务置换、提前还款等创新策略,优化了债务结构,减轻了财政压力。

5.加强监督执纪,严守财经秩序底线

精心构建多层次财政监督体系,对财政资金流转全程实施无死角监控与靶向性专项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全年开展各类专项检查6次,督促单位加强问题整改、规范财务管理。同步推进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全面规范财政业务操作流程,从源头防控内部管理风险。建立财政风险智能预警机制,实时监测、精准分析财政运行潜在风险,全年通过预算执行监控发现问题25条,及时反馈预算单位进行核查整改、制定应对预案,为财政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总的来看,2024预算执行情况符合预期在宏观经济转型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全县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和挑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经济下行、税收收入不及预期、一次性非税收入过高,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动能不足;“三保”支出、债务风险化解、民生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收支矛盾愈加突出;绩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财政资金效益发挥还不够充分等。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增强破解难题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一)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财政运行将延续“紧平衡”态势,财政面临收支矛盾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税收增速放缓、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压力持续加大。因此,2025年全县财政收支将更加趋紧、形势更为复杂、矛盾更加突出。

(二)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总体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2025年国家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继续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券,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这些为我们把握财政形势、做好财政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5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持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力落实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举措严肃财经纪律,推动财政管理更加规范、预算约束更加有力、财政绩效更加明显,为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向好提供支撑,为高质量建设“三县五区”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三)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草案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根据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收入形势,2025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按增长3%安排,预期目标为32776万元。分项目安排是:税收收入17018万元同比增长7%;非税收入15758万元,同比下降1%。

2025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32776万元,预计提前下达上级补助收入164901万元,上解支出2342万元。收支相抵,年初可安排财力195335万元。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年初财政支出预算安排195335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547万元主要用于县镇两级党政部门的人员经费、机构运转、行政管理、专项业务等。

公共安全支出5678万元主要用于公安、司法行政部门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办案业务费等。

教育支出56222万元主要用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生均经费补助及教育资助,支持教育创强,中小学基础设施提升,落实教职工待遇等。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517万元主要是群众文化、图书购置、文物保护、旅游宣传促销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414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补贴和个人缴费补贴、城乡低保、五保和孤儿供养补助、残疾人事业发展、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体救助、退役安置、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社会福利等。

卫生健康支出10789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消药品加成对公立医院补助、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等。

节能环保支出41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农村环卫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

城乡社区支出9206万元主要用于城区、镇区及园区的路网、排水等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县城改造提升等方面。

农林水支出26967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现代农业、乡村振兴、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域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一事一议等。

交通运输支出279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县乡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等。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支出561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发展、工业转型升级等。

自然资源气象等支出1082万元。主要用于国土资源保护利用、土地整理、人工影响天气等。

住房保障支出3564万元主要用于职工住房公积金财政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等。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086万元主要用于安全生产监管、消防应急救援、自然灾害救助等。

政府一般债券付息支出1617万元。

预备费2900万元,主要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刚性开支。

其他支出244万元。

(四)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5827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00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5227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5827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安排的支出5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安排的支出100万元,专项债券付息支出5227万元。

(五)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

保险缴费收入6515万元,利息收入906万元,委托投资收益1125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3504万元,集体补助收入16万元,其他收入820万元,转移收入126万元,当年收入合计33012万元。

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5386万元,转移支出78万元,当年支出合计25464万元。

当年收支结余7548万元,累计结余90638万元。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

保险缴费收入1368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0152万元(其中中央补助3476万元),利息收入30万元,转移收入470万元,上年结余1042万元,收入合计35383万元。

当年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5383万元。

当年收支平衡。

(六)全县“三保”支出预算情况

根据陕西省2025年“三保”保障清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2025年预计全年“三保”支出15.9亿元,其中:保工资9.18亿元,保运转0.4亿元,保基本民生6.35亿元。当年“三保”保障倍数1.2,“三保”支出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三、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持续加强财源建设,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面对财政“紧平衡”态势,从“挖税收、盘资源、谋项目”等多方入手开源节流,稳定经济大盘。一是有效组织财政收入。强化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分析,持续跟踪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强化税收政策辅导,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促进税收合理增长加大非税收入征管,规范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出租出让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均衡入库;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后续财源。二是积极盘存量扩增量。继续加力盘活闲置国有土地、房屋等资产,变资产为资金,变存量为增量,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三是全力争取中省资金支持。用足用好国家支持“两新”“两重”建设、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措施,着力破解“财政热、部门冷”的项目争取不利局面,积极保持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对接汇报,全力争取项目落地,强化重点领域能力建设。

(二)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求

精打细算安排财政支出,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切实保障重点支出。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省市重点考核项目支出、县委和县政府重大决策支出,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二是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厉行节约,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三公”经费支出。三是加大各类财政资金统筹。完善各项财政管理制度,定期清缴存量资金,把有限的财政资源腾出来,集中财力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三)持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努力推动财政工作科学、健康、跨越式发展。一是推动零基预算改革。增强零基预算理念,取消支出基数、打破固化格局,按照“三保”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确定的支出顺序安排预算。二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围绕“1+8”工作机制,推进财政管理制度优化健全,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强化预算约束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量力而行开展项目建设,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不佳、财政支出效益不显著的项目在下一年度安排预算时缩减预算规模。

(四)持续坚持底线思维,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牢固树立发展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的思想,促发展和保安全都是财政部门职责所系一是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始终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三保”预算执行监测和库款保障机制,确保全年预算收支平衡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关注债务率,积极盘活各类资产,确保债务率处于合理区间,为2025年争取新增债券资金赢得空间。

(五)持续聚焦财政主责,筑牢财会监督防线

坚持以政策为导向,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力构建财政监督新体系。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会监督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聚焦重点领域,加大监督力度,提升监督效能,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是依法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夯实“大监督”机制,推动主管、监管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实施部门监督和各单位落实内部监督主体责任加强财会监督与巡视、纪检、审计等监督相互协调、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三是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预决算决议。加强信息公开深化预算联网监督,强化审计整改、财政监督等结果应用。

(六)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突出以“强思想、强能力、强责任、强纪律”为主要抓手教育和培养财政干部,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干部队伍。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意识。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财政干部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财政干部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财政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锐意进取、真抓实,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为的创新精神更加高效的执行能力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努力开创财政事业新局面,为谱写高质量建设“三县五区”新篇章做出新的贡献

2025年财政报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附表.rar


版权所有: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中国)专享会|首页欢迎您 陕ICP备1200270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40002

陕公安网备61032402000143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微博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