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扶政民字〔2024〕72号 签发人:张炳利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答复函
乌建华、毕文兵等7位委员:
您提出的《社会养老提案》、《关于在扶风县城老区设立老年人公益食堂的提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幸福院运行,发挥幸福院作用的提案》、《关于关注乡村留守老人议题的提案》、《关于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的提案(第33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此提案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并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为满足广大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养老服务事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大对养老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确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发展方向,使我县的养老服务工作从过去单一的公办集中供养敬老院服务模式,开始向建设多元化、多结构的养老机构转变,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和优惠政策
政策一:市民政局联合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印发宝鸡市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助管理办法》(宝民发〔2019〕30号),文件明确指出:建设补助专门用于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医疗、康复、文体娱乐等设施设备的购置以及其他改善入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项目。为了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对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床位建设补贴。
政策二、扶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印发扶风县2016年农村幸福院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扶政办发〔2016〕24号文件明确指出:为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空巢老人的实际生活困难,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建设农村幸福院,并对验收合格的幸福院在建设经费上给予支持。截止到2016年底,我县共建成农村幸福院137所。在2023年初县政府办公室再次修正并印发《扶风县农村幸福院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幸福院的日常运行管理,并对幸福院运行管理经费给予明确说明。同时根据宝民发(2023)4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规范运行管理的通知》对所有幸福院进行等级评定工作,县民政局每年都对幸福院开展等级评定考核工作,通过量化考核及现场查看,并结合每个幸福院日常运行情况,将幸福院考核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考核档次,通过差异化的管理,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正常运行且管理规范的幸福院给予经费的倾斜支持,从而调动了各幸福院规范化管理,高质量运行的积极性,最终让广大服务对象从中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政策三、2018年县民政局转发了省民政厅等9家单位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并根据文件精神,对各镇街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和定期探访制度的通知》。
政策四、2021年今年9月份县政府办公室下发了《扶风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该文件的出台有效保障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的有效推进,并形成了具有我县特色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框架,科学指导试点工作开展。
政策五、2024年5月份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扶风县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文件的出台聚焦扶风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痛点堵点,加强探索创新,打造扶风特色发展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工程项目,充分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要素资源,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基本养老服务和水平。
二、扶风县公办养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和扶风县社会福利中心、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一)目前我县正常运行的公办养老机构有3所,分别为:扶风县中心敬老院、南阳及新店区域性敬老院;从业人员35人,设置床位296张,集中供养和社会代养人员共233人;民办养老机构2所:扶风县老来乐老年公寓和扶风县鑫福园养老中心设置床位400张,服务老人163人,现有从业人员24人,以上公、民办养老机构分别与扶风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和大众医院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定期上门为养老机构的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医疗科普知识宣传,并建立个人医疗档案,在老人有突发情况下,确保老人生病或突发情况时能及时优先就医。扶风县社会福利中心位于法门镇新镇区,总投资4100万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主要建设5栋6层住养楼及1栋4层综合服务楼,设计床位450张,年内即将开始运行。它是一所集敬老院、休疗所、老年颐养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配置了健身房、康复室、谈心室、棋牌室、书法绘画室、图书阅览室、老年大学等活动场所,并形成了以医疗康复、文化娱乐、孝亲敬老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特色。社会福利中心建成投用后将为保障城乡特困人员、优抚对象、空巢老人等群体供养提供更大的方便。
(二)全县6个城市社区中建设有7所日间照料中心,分别为:城关街道办飞凤社区、祥云社区、胜利社区、百合社区、飞凤社区东关日间照料中心和法门景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绛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南大街和西大街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已得到上级部门批准,目前正处于选址当中。其中胜利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还承担着老年食堂的责任,2021年3月份完成爱心助餐服务试点申报。2021年8月份正式启用,市民政局统一安装点餐设备,实现老年人信息采集、助餐送餐、补助兑现等全流程服务及监管。
胜利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依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内设餐厅为周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菜品种类丰富、荤素搭配、干净卫生,符合老年人饮食特点和需求。菜品单价应低于市场价,日供应特价菜品不少于 2种(一荤一素)。重点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助餐送餐等服务,通过宝鸡市“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补助标准:市民政局根据老年人就餐情况给予补助资金,具体为:每周一至周五的午餐,低保、特困老年人按照 2元/次的标准进行补助,其他特殊困难老年人按照 1元/次的标准进行补助。同时,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开展送餐服务的,按照1元/次的标准补助送餐费。建成的6所日间照料中心共设置床位176张,每个日间照料中心分别设置有休息室、活动室、阅览室、康复训练室、聊天室、餐厅等,可满足城区部分老人的休闲娱乐、临休就餐、读书学习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年人也在增多,从2014年开始在全县各村开始建设农村幸福院,截止到2016年底,全县共建有137所农村幸福院,每个幸福院都设置有厨房、餐厅、休息室、棋牌室、阅览室等,服务设施齐全,可供老人们在幸福院内临休聊天、读报学习、下棋打牌、唱歌跳舞娱乐,受益总人数为6524人(其中:男4884人、女1640人、 就餐的3765人、文体娱乐活动的2759人)。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幸福院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幸福院服务老人的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幸福院养老服务质量,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县民政局每年在农村幸福院开展分类评定工作,2023年评出了一类幸福院0个,二类幸福院113个,三类幸福院24个。随着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多元化,农村幸福院的开办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养老的压力,提高了养老服务质量,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群对美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向往。
(四)做好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随着农村留守老人的增多,除了在政策支持方面下大力气,同时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基层服务工作。目前,县民政局已经在民政部开发的“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留守老人及子女的详细信息台账,同时督促和指导各镇(街)在村镇一级建立了留守老人信息卡、月走访、探望登记表、留守老人基本信息汇总表,做到了人员信息精准明确,一人一档,信息台账规范统一,并随时根据老年人留守状态的变化,及时更新留守老年人系统数据,完善老年人信息,真正做到动态化管理。同时在政府购买服务中,专门为各村设立“爱心助老员”,对空巢老人、农村留守老人、高龄困难老人等定期上门走访、探望,及时了解评估空巢、留守、高龄困难等老年人生活情况,为老年人提供爱心助老服务,完成探访工作记录,全面优化农村空巢、留守、高龄困难老年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全力保障农村老年人健康、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五)针对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工作,县民政局正在指导并督促公民办养老机构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其一,进一步明确医养结合定位,更加重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将医养结合聚焦在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优势互补上,聚焦在提高老年人长期照护质量上,聚焦在强调养老服务业“提质增效”上,更加重视提升服务能力,重视改善服务质量。其二,充分发挥政府兜底保障和市场基础配置作用,推进养老服务多层次发展。更加明确政府、市场的关系和作用,重点是保障和改善城乡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政府资源等要更多投向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更加突出强调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支持城乡兴建一批面向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的老年养护院和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其三,注重统筹协调,在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中同步推进医养结合。在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中,会同卫健部门进一步摸清养老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底数。对尚未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主动协调卫健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动其整改提升,确保短期内部分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再次感谢毕文兵、周少敏、韩建雄、杨进云、周波、魏录军、乌建华委员对县民政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持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扶风县民政局
2024年7月8日
承办单位联系人及电话:范帅 电话:17609275940
版权所有: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中国)专享会|首页欢迎您 陕ICP备1200270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40002
陕公安网备61032402000143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