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1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4-07-26 10:37:28

类型:C

 

扶教字〔2024〕41号           签发人:田宏科

 

关于对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1号建议的答复函

 

尊敬的张建军代表: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家校沟通以解决好学生心理问题的建议,充分体现了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我局对此建议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向您回复如下:

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我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此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要求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确保有固定的课时安排。课程内容涵盖了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挫折应对等多个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二)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为了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各学校均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了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咨询室环境温馨舒适,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放松、安全的倾诉空间。心理辅导教师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周、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理解。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心理健康专家到校举办讲座,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指导。

(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加大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使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疏导。

(五)初步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家校沟通的基本渠道,如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通过这些方式,学校能够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交流。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家校沟通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家校沟通的方式,但沟通内容往往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行为表现,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需求等方面的交流较少。而且,部分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不高,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缺乏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

(二)家校沟通的方式单一

目前的家校沟通主要依赖家长会和微信群,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如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这种常规的沟通方式难以满足需求。

(三)教师在家校沟通中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不能很好地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无法为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四)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一些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方式上,存在溺爱、过度严厉或放任自流等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深化家校沟通内容

1.学校和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绪变化、心理需求以及在学校的心理适应情况。不仅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结果,并与家长共同商讨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

3.组织家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让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丰富家校沟通方式

1.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和微信群,增加家访、电话沟通、个别约谈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确保沟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如开发专门的家校沟通 APP 或在线教育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互动交流。

3.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学校,深入课堂,亲身感受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和理解。

(三)提升教师家校沟通能力

1.开展教师家校沟通培训课程,邀请教育专家和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和案例分析,提高教师的沟通技巧和心理辅导能力。

2.建立教师家校沟通评价机制,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3.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家校沟通经验,分享成功案例和有效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四)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1.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强调心理健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2.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热线,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咨询和指导,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3.开展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五)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

1.成立家校合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共同制定家校合作计划和方案,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家校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学校和家长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商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3.完善家校合作评价机制,对家校合作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加强家校沟通,解决好学生心理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您的建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构建更加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为我们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扶风县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17日

 

承办单位联系人及电话:王晓斌  0917-5230902


版权所有:太阳商城贵宾会2017cm·(中国)专享会|首页欢迎您 陕ICP备1200270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40002

陕公安网备61032402000143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微博微信群